W020180517505687875841.jpg
无锡地方立法关注电梯安全
2021-12-13 14:57:00  来源:江苏法治报  
1
听新闻

本报讯(通讯员 朱品昌 怀海波)电梯出了问题第一时间谁来负责?新房交付使用电梯后的保修期是多长?发生电梯困人情况,应在多长时间内能解决?解决这些经常发生的难题,如今有了标准答案。近日,无锡市新制定的《无锡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,在省人大常委会上获得全票通过,将于2022年2月1日起施行。

电梯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亲密的特种设备之一,目前无锡市在用电梯已达九万多台,每年新增约8000台,总量和增速平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。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,电梯的生产、维护保养、检验检测、应急处置等情况发生很大变化, 安全监管面临新情况、新问题。该市2012年制订的《无锡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》已不太适合当前需求,迫切需要进行修订。无锡市市场监管局经过深入调研,厘清各方安全责任,着眼保障市民乘梯安全,提升安全监管效能等焦点问题,参与修订了《条例》。

这部颇具地方特色,包含多处创新的《条例》,首先抓住了电梯使用单位难以明确的痛点,厘清了各方责任。比如经常让老百姓头疼的“电梯发生故障,究竟是物业管理、制造单位、维保单位哪一方来负责?”《条例》对新安装电梯未移交业主的,委托物业管理的以及使用单位无法确定的,根据实际情况作了细化分类并点明各自职责。居民关心的电梯被困应急救援等问题,《条例》对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赶到现场的实施和救援时间,以及建立值班制度都作了明确规定。

“像电梯箱体渗水,往往并不是电梯本身的质量问题,是土建安装等前道环节出了问题。而一旦发生渗水事故,事后修补的效果并不理想。《条例》中对这类‘先天’问题的解决方式其实是把监管关口前移了,从根本上降低电梯故障率。”无锡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处人士介绍,电梯和一般特种设备不同,绝大部分属于日常生活设备,实际使用群体分散多样,所以管理较复杂。《条例》中的很多创新举措和探索,宗旨就是尽可能落实各方管理责任,消除电梯在制造、安装、使用、维护、保养、监督管理等各环节的隐患。

让信息更精准、治理更协同,《条例》中还特别强调了通过深化数字赋能,以“人防+机防”模式,来提升电梯本质安全。如全面提升电梯在运行、维保、监管的数字化管理,对电梯运行数据、维保数据、检验数据、应急处理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,为安全监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。

标签:电梯;无锡市;条例
责编:陈茜

工商调研
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