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(记者 施琛耀)12月17日,第二届江苏质量大会在南京召开。会上,颁发了第四届中国质量奖和2021年江苏省省长质量奖,发布了第二批“江苏精品”认证获奖企业。
去年4月,江苏多部门联合发布《打造“江苏精品”品牌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旨在将“江苏精品”打造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“金字招牌”。会议现场,省质量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、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朱勤虎发布第二批“江苏精品”。根据“江苏精品”国际认证联盟认证结果,今年以来,共有100家企业的110个单元的产品(服务)通过了“江苏精品”认证。
“鲁班奖”“詹天佑奖”“大禹奖”累计获奖数均居全国第一,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排名连续三年居全国前三,获得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的组织数量居全国前列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江苏质量竞争力不断增强。今年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全省质量工作取得新成效: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部完成,12家组织获得第四届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、数量居全国第一,质量基础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试点全面启动……
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,江苏质量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。比如,质量品牌竞争力还不够强,质量发展基础还不够坚实,产品和服务质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等。下一步,如何开创质量强省建设新局面?
“围绕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,将更高标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,更大力度推进质量强省建设。”朱勤虎表示,下一步,将聚焦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,开展新一轮质量提升行动。指导各地开展特色产业质量提升行动,对54个重点行业、2269家重点企业实施质量帮扶。大力推广首席质量官制度,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。此外,推动质量基础设施迭代升级,“十四五”期间规划建设国家和省级产品质量检验、计量测试中心49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