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江苏网讯(通讯员 方方 记者 陈茜)勺子筷子是中国人最常用的饮食工具浓缩了中华民族最深邃的情感,然而用勺子筷子同桌合食,却存在健康隐患。为做好在不同就餐场所公勺公筷的推广使用,推动文明就餐,近日,泰州市正式发布由市文明办、市食安办、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起草的《公勺公筷使用规范》地方标准。
公勺公筷为两人以上同桌共餐时,用以舀(夹)取菜(点)的勺子、筷子。公勺公筷是就餐者不与嘴接触的分餐工具。该《规范》对公勺公筷的制作、配置、使用等提出了具体要求:
一是关于公勺公筷的制作。公勺材质应符合GB 4806.1要求,颜色宜为白色或类白色,且明显不同于自用勺,勺柄处印(烫)“公勺”字样。公筷材质应符合GB 4806.1要求,颜色宜为红色或类白色,且明显不同于自用筷,长度比自用筷长3、4厘米,公筷粗端印(烫)“公筷”字样。
二是关于公勺公筷的配置。各类餐饮服务单位、农村集体聚餐和家庭用餐应配置符合要求、数量充裕的公勺公筷。对于特大型、大型餐饮服务单位,所有餐桌除为每位顾客摆放常规的餐具、酒具、茶具外,应另在餐桌上摆放公勺公筷。公勺公筷放在专用的勺(筷)架上,位于色酒杯横向水平线上,与自用勺筷垂直摆放,或摆放在每道菜(点)盛器右侧(或盛器内)摆放;对于中小型餐馆、快餐店、小吃店、单位食堂(场所)等餐饮服务单位及农村集体聚餐,根据就餐人数摆放公勺公筷,也可在每道菜(点)盛器右侧摆放一双公筷(或一把公勺)对于家庭日常用餐,按人数配备人手一份公勺公筷,摆放在用餐者左手位,或在每道菜(点)盛器右侧摆放一双公筷(或一把公勺);每2-3道冷菜配一份公勺公筷;根据食品特点,需使用刀(叉)的,应配置公用刀(叉)。
三是关于公勺公筷的使用。使用公勺公筷后应放回原处;用公勺公筷取菜宜适量,不将菜返回盛器;用公勺公筷应夹取盛器中靠近自己的菜(点),不用公勺公筷随意翻菜;不得将公勺公筷插入菜或饭中;使用公勺舀汤应避免汤汁溢出;餐后剩余食品打包或撤盘,应使用公勺公筷。
四是关于公勺公筷使用的宣传引导。各餐饮服务单位应在大堂、餐厅醒目处张贴提倡公勺公筷使用内容的海报、标语等,有条件的在宣传屏或电视播放宣传片,并在餐桌上放置提示牌;餐饮服务单位应对服务人员加强公勺公筷服务培训;用餐前,服务员(或宴会承办者)应主动宣传和引导宾客使用公勺公筷,并介绍公勺公筷的摆放位置和使用方法,并在就餐过程中随时提示和纠正。